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
───
发布时间:2016-01-22 16:47     作者:政府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

——2016120在丰镇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王志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丰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充满挑战,又富有成效的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党委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突出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努力克服经济下行、财力紧张等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均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49亿元,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94亿元,增长10%,超任务2200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6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亿元,增长12%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稳增长、促转型相结合,把转变发展方式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着力完善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业效益不断提升。全市覆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新增、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000亩。全市家畜存栏达到52.6万头(只),禽类存栏42.8万羽(只)。全年出栏生猪29万口,出栏肉羊82万只,新改扩建各类养殖场8处。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引进龙头企业3家,特别是二商集团年产30万口生猪养殖项目进展顺利,厂房基础设施设备等已全部完成,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市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2.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9.64%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工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17项,总投资20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2.5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氟化工产业进一步升级。三爱富万豪公司、奥特普公司已完成整合重组,2.5万吨二氟乙烷、2万吨二氟一氯乙烷、1万吨聚偏氟乙烯等项目进展顺利。氟化工产品向高终端系列产品转变,并形成了大小循环相结合,众多产品相联系的高科技、环保、节能型的产业链条。冶金钢铁为主的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上泰100万吨镍铬合金、新冶1.5万吨矿热炉配件具备生产条件。全市1.25万千伏安以下矿热炉已全部淘汰完毕,大型环保矿热炉产能占电石铁合金总产能的70%丰汇30万吨甲醇制稳定轻烃、三农实业30万件羊绒制品建成投产,万洁燃气项目进展顺利。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4%现代服务业态势良好。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4.76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开工建设三产重点项目13项,完成投资5.65亿元。食品产业园开始实质性生产经营,凯帝斯购物中心装修已完成,峰宇国际广场主体正在建设,尚钦铁合金物流园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肉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设备正在调试,隆盛庄文化旅游项目已被列入乌兰察布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市,扎实推进“五城联创”,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512国道连接线即208国道改线工程获得自治区交通厅批准,新建大西街穿越京包铁路箱涵工程和2.6公里惠丰南路、北山生态路,改造电厂路1.2公里;硬化小街巷5.5公里,对35万平米街道进行绿化,对20条街巷进行亮化;完成了滨河公园扫尾工程,科技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楼主体已起四层,体育馆完成外装丰镇市医院建设已出正零米,完成棚户区拆迁改造占地面积13.6万平米;氟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获得自治区批复;城市第二水源地建设完成,每天可增加供水量1万吨,有效保证了城区居民的用水安全。在农村,全力实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完成了72个行政村86个示范村、59个达标村、172个一般村,完成总任务的75%,惠及农民群众5.3万人,完成国家和地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4.05万亩,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短板”进一步缩小。

(三)改革进程持续深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各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简政放权力度加大。食药、文化、工商、质监等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全面完成。20158月,丰镇市正式被确定为全区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旗县全市行政权力清单全部向社会公开,市本级行政审批时限大幅缩短。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助保贷”融资模式引导作用明显,马铃薯和露地蔬菜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四)民生保障扎实有效。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预计达到23750元和10166元。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扶贫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金融扶贫和生态移民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全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55发放扶贫贷款1亿元,11593人纳入现金直补范围,5800人实现脱贫。就业创业稳步推进。积极引导和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转移农民就业3.9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提高。全面开展互联互通惠民便民工程,全市社保、医保、金融一卡通到位9万余张,已发放6万余张。将所有恶性肿瘤纳入大病报销范围。成立了丰镇市慈善总会。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600“三个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惠及2.7万户农民、609名大学新生,零就业家庭已全部实现就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公开招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名。一幼、三幼相继投入使用,建成了京蒙幼儿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中考成绩位居乌兰察布市第一名,并在乌兰察布市课堂教学改革“好课堂”评比中获得团体一等奖科技工作得到加强。示范推广了58个新品种、18项新技术凯帝斯公司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绿康源公司被认定为乌兰察布市特色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8个蔬菜和2个粮食品种通过有机认证。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实行药物“零差价”制度,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不断增加医务人员支出在业务支出中的比重,增幅达到22.4%。医务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率先在自治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了编制内外人员同工同酬。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成功注册了“丰镇月饼”地理标志,续编了《丰镇市志(2003-2013)》,城市数字影院入驻久福中央广场编制了全市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及足球事业发展规划,举办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演唱会、时隔10年的全市大型运动会、“市长杯”中小学足球赛等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社会理成效显著。深入开展了“察哈尔系列战役”、“百城禁毒会战”等专项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49起。特别是破获包括“2015456”公安部督办案件在内的毒品刑事案件6起,打击处理吸毒人员360缴获各类毒品4.6公斤继续推进视频天网监控二期工程建设,全年共新增社会面视频摄像头2201个,对全市重点、复杂路段实现治安、交通全天候实时监控。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巩固,人民的安全感显著增强。深入开展“大调解”和“大接访”行动,认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民族宗教、统计、人防、妇女儿童等工作长足发展。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风肃纪、建章立制、狠抓落实,行政效能和政府执行力全面提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察、审计力度,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部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

各位代表!2015年的工作成效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的平稳收官,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综合实力实现跨越的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0年的1.51倍,年均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近241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010年的1.79倍,年均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010年的1.56倍和1.64倍,年均分别增长11.1%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10年的1.68倍,年均增长13.6%

“十二五”时期,是产业结构提质增效的五年。我们坚持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不断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进程。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13.3:60.8:25.9调整为2015年的12:60:28农业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高效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5.31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6万亩,脱毒马铃薯覆盖率达到7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良种覆盖率达到85%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26个,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集群,丰富了工业门类,培育了清洁能源、绿色环保资源利用等产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累计投入42.45亿元实施了19个重点服务业项目,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

“十二五”时期,是城市面貌变化显著的五年。五年来,累计完成城建投资13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45倍。形成了“一核、二环、五片区”的空间布局,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区面积达33平方公里,先后启动推进了大西街、二道湾、建设街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建筑面积53平米。完成了城乡统筹示范区、人民公园二期工程、滨河公园等新区重大项目开发,完成北环路、公园西路、大西街等一批路网、管网建设,开工建设了科技文化服务中心、体育馆、医院等一批公建项目。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由684.02公顷提高到859.5公顷,绿地覆盖面积由741.45公顷提高到905.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4.29%提高到36.22%,绿地率由31.64%提高到3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17平方米提高到14.7平方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味明显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承载力大幅提高

“十二五”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全方位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万人,共计支付养老金15亿元。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1亿元建设城市保障性住6241套,改造农村危房14720,其中建设互助幸福院585239。实现城镇就业1287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4万人次,完成劳动力就业培训2.9万人次,“零就业家庭”持续保持动态为零。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相继实施,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幸福感、自豪感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历经五年艰苦奋斗,全市发展形势令人鼓舞,发展成就使人振奋!发展的前提是团结实干,成绩的背后是和衷共济。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有力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更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丰镇市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较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政府自身建设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注定是我市发展史上又一个不平凡的五年。未来五年是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机遇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全面建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顺应全市人民期待的小康社会关键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以“速度放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必将释放巨大制度红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策战略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中央和自治区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一揽子政策相互叠加,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乌兰察布市深入实施“三篇文章”发展战略,为我们深度融入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再加上我市多年累积的产业基础点多面广,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都可以落地生根,因此在充满机遇的“十三五”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跨越发展总要求,全面落实乌兰察布“三篇文章、五城联创”两大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科教兴市、和谐稳市”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主要奋斗目标是: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此测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0%;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乌兰察布市确定的目标之内。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

    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落实和完善各项崇尚创新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推动科技、产业、产品、管理、品牌、业态全面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培育发展新动力。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三次产业发展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机制。2020年,全市马铃薯种薯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设施蔬菜4万亩,肉蛋奶总产达到10万吨,其中全市蛋鸡特禽存栏达到50万羽,牧业年度肉牛达到10万头,生猪肉羊年出栏分别稳定在130万口100万只左右,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新增农牧业专业合作社200家,规模化养殖小区20处,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着力打造清洁能源、高端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到2020年,电力总装机达到700万千瓦,天然气日处理能力160万立方米,化工和冶金行业综合产能分别达到180万吨26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立足丰镇市处于京津冀晋、呼包鄂经济圈的区位交通优势,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将丰镇市建成蒙晋地区的物流枢纽。规划建设轻工产品物流园区、商贸建材物流园区和农产品物流园区。加快旧区商业街的升级改造,逐步形成辐射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商贸网络,到2020年,全市新建农贸市场5处,新区建设大型商贸城1,建成年销售额达500万元的大型综合超市13处。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壮大旅游业。将丰镇建设成内蒙古南部“旅游窗口”、“乌大张”地区重要旅游节点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左右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完善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统筹推进“五城联创”行动,完成自治区卫生城市和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工作,到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时,争取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同城化待遇。巩固提升“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成果,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管理长效机制。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乡镇通三级公路,城区建成环城快速路。积极配合集大高速铁路建设,争取丰镇站开工建设。实施“气化丰镇”工程,实现城区天然气全覆盖。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红线,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27.2%。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好以石材行业整治、园区环保整治为重点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战役,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有效控制能源和土地、水资源消耗,大幅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20年,全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平均好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不少于290天。

(四)坚持开放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深度融入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力争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以及扶贫、教育、医疗、旅游、道路、水利、体育等方面先行突破。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主动融入京津冀尤其是首都经济圈,推进与北京电力、绿色农畜产品、生态屏障建设、水资源保护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大力承接能源、物流仓储、信息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产业和项目,努力建设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重点区。还要将对外开放、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的空间向呼包银榆、长三角、环渤海-蒙古-俄罗斯的新亚欧大陆桥等区域延伸,将丰镇建设成为乌兰察布市打造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的重点示范区。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持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科技、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普职比达到6:4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确保标准化文化、体育场馆建成运行。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丰镇”。贫困不除,奋斗不止。今后,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六个精准”措施,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7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摘掉自治区级贫困旗县的帽子,决不让一户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各位代表!展望“十三五”,我市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前景十分广阔,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坚信,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一定能早日实现,丰镇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四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完成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准确把握中央和自治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思路,坚决贯彻“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依靠改革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不断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简政放权。重点推进“三单一网”改革,完善权力清单,制定负面清单,市本级责任清单6月底前全部公开,切实强化行政权力设定和运行监督。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实现所有事项全流程、并联式网上公开审批,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加快交易电子化进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招商引资和承接首都产业转移一揽子政策,形成一整套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服务、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诚信平台建设,推进全市“一张网”建设。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基金,改进政府投资方式。大力推广PPP合作模式,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助保贷”政策,充分发挥融资作用。力争成立一家国有担保机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土地确权工作。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市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完成土地流转10万亩,达到35万亩。

    (二)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准确把握国家、自治区投资政策导向认真落实上级出台的各项产业扶持政策,挖掘新常态下的投资领域和需求,围绕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增后劲,做优增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不断增加有效投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16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2亿元。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重点实施好尚钦铁合金物流园二期电子商务平台项目、食品产业园项目、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及肉食品深加工项目红砂坝煤炭物流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西街回迁安置小区综合市场项目。基本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争取丰镇市头道沟水库开工。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和“十个全覆盖”工程。适应消费趋势变化,在释放刚性消费需求的同时,努力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增加优质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三)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按照乌兰察布市突出“三个新”、推进“五个农业”发展的思路,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畜牧业为主的现代农牧业。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做强特色产业。围绕中药材、万寿菊、甜菜、向日葵等特色农业,扩大订单面积,健全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特色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覆膜种植稳定在30万亩,其中全膜覆盖达到15万亩,积极与北京二商集团对接,发展蔬菜、杂粮基地10万亩。以绿康源生态农业公司为龙头,整合金海、富新专业合作社,新建温室大棚5000亩,并配套建设脱水蔬菜和净菜加工项目。支持中泰农旅新建5000亩冬延式温室葡萄和樱桃错季水果产业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引进民丰薯业建设高标准智能化种薯繁育温室1处,带动建设马铃薯原原种基地2000亩,原种基地2万亩,建成面向大同、太原、京津冀等地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畜牧业,推行标准化生产。立足资源优势,稳定发展生猪、蛋鸡,大力发展牛、羊等养殖,着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等全面升级。在全力抓好二商集团30万口生猪养殖项目的同时,依托二商收购合同,新改扩建年出栏生猪1000口以上的专业合作社6处,带动周边15万亩全膜玉米种植,达到为养而种。在抓好青青草元10万亩紫花苜蓿和3万头肉牛养殖一期工程投产的同时及时启动二期建设。广泛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凭借北京二商集团首都市场占有优势,促使我市的牛羊肉实现农超农餐对接。

三是大力推广科技示范,做强品牌建设。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农牧业生产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三品一标”认证,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评选申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个、自治区级5个、乌兰察布市级10个;力争认定有机农产品10个,绿色农产品5个;认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000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5000亩。

(四)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按照乌兰察布市提出的“扩、提、转、引”思路,紧紧围绕电力、氟化工、冶金钢铁、清洁能源、绿色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火电先行、风光火气互补,力争北方电力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年内开工建设,完善京隆发电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空冷发电机组、丰镇发电厂50MW光伏发电前期工作;完成中节能4.95万千瓦风力发电、北京润阳50MW风光发电的设备安装;积极促成丰汇化工30万吨煤制甲醇和10吨煤制芳烃,华新绿源1万吨线路板无害化处理,金九龙3万吨硫脲、1万吨双氧硫脲,天津染分化工2万吨硫化黑和圣元乳业6000吨婴幼儿奶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万洁燃气、天河脱硝催化剂、丰汇化工20万吨生物科技新型饲料建设进度,不断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

二是全力提升支柱产业。围绕氟化工、冶金产业,横向延伸抓配套、纵向延伸抓升级,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链接、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做好三爱富万豪5000吨聚偏氟乙烯、2万吨二氟一氯乙烷、2.5万吨二氟乙烷、4万吨无水氟化氢,奥特普1500吨氟橡胶和上泰100万吨钢二期项目;围绕上泰二期积极推进瑞濠、普源、科翰等配套项目,全力推动氟化工和冶金产业发展力争氟化工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

三是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按照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和自治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坚决有力化解过剩产能的要求,紧紧抓住目前市场疲软、环保要求严和政策扶持力度大的机遇,坚决淘汰那些没市场、没前景的“两高一低”产能引导启动无望的关停企业利用场地等资源,转向发展技术先进、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实现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对全市石材加工开采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关停取缔现有石材开采和加工企业,扶持以石材废料加工为主、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无污染的石材加工项目,促进石材加工企业做精做强。

    (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双轮驱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9%   

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继续扶持尚钦铁合金物流园二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力争尚钦物流园保税监管库认定成功;完善食品产业园服务能力,逐步引导经营者入园生产经营,做强做大产业园规模;必保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及肉食品深加工项目投入运营;继续完善红砂坝煤炭物流园的基础设施,为物流园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确保逸欣国际酒店、金地假日酒店、国泰商务中心投入运营,御晟广场和峰宇国际广场主体完工。同时,依托物流业,加强综合市场建设,重点做好大西街回迁安置综合市场、粮库综合市场和粮库扩建项目,改造提升马桥街农贸市场、商城农贸批发市场,取缔以街为市,不断推动商贸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业。分利用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借助隆盛庄镇被列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机遇,加强与北京、张家口、大同等地的旅游线路、旅游活动、旅游要素的对接,加大丰镇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丰镇旅游的知名度,完成《隆盛庄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1处,保护修缮清真寺、南庙、明长城遗址和部分古四合院,打造晋商“走西口”第一站文化特色;加大红山林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力争注册完成“黄石崖”商标;加大元山子乡红色革命旅游的宣传力度,与兴和县共同修建浑源夭乡至兴和县芦家营17公里红色旅游道路,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把乡村旅游与“十个全覆盖”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使村庄成为景区、田野成为公园,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村。

加快发展“四大新兴服务业”。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完善消费政策和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文化、养老、体育、医疗保健等新型产业。充分挖潜地域文化特征,加快北山社区仿古街建设,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确保建筑面积6700平米的老年中心投入使用。依托丰镇曾经是全国体育先进县的基础,力争完成占地面积3.4万平米的校园足球训练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承接北京地区医药、医疗保健器材生产企业和项目,积极推进与北京朝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垂杨柳医院等5家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专家会诊、人员培训、转院就诊等各种形式的合作,努力提升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

    (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提升和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争取完成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和旧城拆迁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公交规划、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水系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做好市域生态控制线规划,加强特色镇及生态功能区规划、村镇规划和“十个全覆盖”工程村庄规划的编制及提质完善工作。提高规划编制覆盖率,推进规划管理向乡镇一级延伸。

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坚持老城区、新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统筹协调发展,老城区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重点实施12万平米棚户区改造,2012公里小街巷硬化和技校路北段、电厂西路改造工程,同时完成供热供气、城市亮化、管网配套等民生工程,重新规划开发石材一条街,优先发展物流、汽配、餐饮等产业,打造城市“北二环”。新区以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继续实施道路绿化及人行道铺装、照明、管网工程,在高速出入口新建城市雕塑一座。城乡统筹示范区以配套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建设丰镇一中、丰镇市医院、图书馆、体育馆、滨河公园河道治理以及商场、超市等配套工程进度。氟化工业园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重点升级改造5公里道路以及照明、绿化、亮化、园区配套服务站等工程。积极推进产城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成立综合执法局,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搭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整合公安、交警、城管、市政、规划等各方面资源,努力使城市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对有一定规模的小区,社区和包联单位要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聘请有资质、信誉好的公司来管理物业;对独栋或数量少的楼房,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搞好物业管理,确保小区、楼宇物业管理全覆盖。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村镇发展规划,注重历史文化留存,保留历史文化元素,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底蕴相融合。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三年规划任务,覆盖10630户以上自然村12130户以下的自然村延伸共享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实现功能全覆盖、村庄全覆盖、人口全覆盖。抓好国家传统村落、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和新型水窖,下大力气解决严重缺水村庄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后期管理维护,促进工程持续发挥作用。同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示范村镇。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让美丽乡村形神兼备。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完成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治理面积7.2平方公里和重点流域水保治理48平方公里继续高标准推进城镇、园区、通道、村屯绿化,完成地方重点区域绿化1.785万亩加强地质环境治理,对关闭取缔的矿山、园区等全部进行生态恢复。

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和执法力度,下大力气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继续实施以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争取PM2.5浓度下降10%以上。持续推进水污染物减排工作,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75%以上,提高中水回用率。试行节能降耗季度核算预警制度,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推动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农牧业清洁生产、工业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和耕地保护制度。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和废弃居民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八)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三项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加强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利用京蒙对口帮扶,与北京朝阳附小、呼家楼中学等6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结成互帮对子,利用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入正规园率达到75%。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加强成人教育,全年计划完成1万人次的成人各类专业技术培训。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和计生事业。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严格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完成院长招聘工作。大力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倾斜,足额保障村卫生室人补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至少选择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挂牌成为市医院分院。加强传染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启动“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发展科技文体等事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扶持氟化工企业和海驰化工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巩固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实施成果,继续推进有机蔬菜种植、温室越冬保温、肉牛改良、甜菜直播、马铃薯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综合型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功能馆建成使用,创作一批精品剧目。认真落实全民健身实施条例,解决好足球事业发展“五纳入”问题建成1个标准化足球场。加强民族宗教工作,落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纲要,统筹做好统计、地震、气象、档案、人防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推进社会理创新。加强“平安丰镇”建设,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确保“一防一制两下降”。加快食品加工园区和农贸市场建设,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示范创建实现全覆盖。着手开展“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工作。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仲裁处理机制,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落实“六个精准”脱贫措施,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必保实现5853人脱贫。其中,通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引导和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通过产业项目扶持实现脱贫2233人。通过行政村就近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隆盛庄古镇和工业园区安置,结合园区用工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易地搬迁脱贫1046人。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街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其他困人口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临时救助。通过低保、五保、社会养老、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方式,兜底脱贫60岁以上及丧失劳动能力的1856人。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实现脱贫132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并继续实施对贫困家庭大学生每年资助1万元的助学政策,对贫困家庭子女考入高职高专的每人每年给予1500元的“雨露计划”补助,同时实施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实现教育脱贫586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引入中国银行和包商银行增加扶贫信贷支持,计划每年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亿元,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助京蒙对口帮扶医疗技术力量,实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程。力争每年为贫困人口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筛查出的患病贫困人口,组织医疗专家小组集中会诊,开设家庭病床。确因大病返贫的,新农合报销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设立贫困人口大病保障基金。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的所有行政村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力争在年内至少建设1个可容纳500人以上的创客空间。启动“互联网+就业”服务项目,完成市乡村劳动保障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

创业就业工程。转移农民就业稳定在3.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200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9%内。

    推进百姓安居工程。围绕“住有所居、居有改善”的目标,加强城乡住房保障工作。回购保障性住房3001.8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0户,严把补助对象审核审批关,规范信息录入工作。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社保金征缴与财政拨款挂钩机制,依法推进扩面征缴。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城镇职工和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保持85%75%以上,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70%。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慢性病病种16种增加到30种。以互联互通惠民工程为重点,加强基层和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信息查询、待遇发放等“一卡通”服务实现全覆盖。推动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工作。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提高各类民政保障人员补助标准加大惠民殡葬改革力度,力争建设1处公益性公墓。

(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完成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各级各部门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以扎实的举措践行法治。切实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和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推进综合执法。着力打造法治政府

    自觉把“人民高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目标,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体制机制,创新督查方式,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等要求,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大力弘扬干字当头、奋力争先、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作风,纠正懒政惰政、不作为、乱作为,保障政令畅通。以严明的纪律守住廉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恪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完成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政务公开,健全监察、司法、审计联动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强化重点部门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丰镇市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始终激励着我们奋力开拓。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实干,砥砺前行,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


分享到:
0

〖文章来源:bet1365网址〗〖责任编辑:政府信息中心〗〖打印〗〖关闭
Copyright(c)2015  主办单位:丰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丰镇市新区迎宾大街56号
丰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蒙公网安备 15098102000008号

icp备:蒙ICP备11000072号-2